当前位置:首页 >> 河南医聊
  河南医聊
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与家庭护理要点
发布时间:2025-07-29    阅读:30次
来源:本站 作者:鞠艳涛

鞠艳涛 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儿科

发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症状,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对抗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。了解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,掌握科学的家庭护理要点,能帮助家长更从容地应对孩子发热的情况,避免不必要的焦虑,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危险信号,保障孩子的健康。

一、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

儿童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,总体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,其中以感染性发热最为常见。

(一)感染性发热

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,如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、真菌等。

• 病毒感染:这是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常见的有普通感冒、流感、幼儿急疹、手足口病、水痘等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引起,除了发热,还常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症状;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,发热往往较为突然,且体温较高,常伴有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;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突然高热,持续 3-5 天后,体温骤然下降,同时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。

• 细菌感染:如肺炎、中耳炎、化脓性扁桃体炎、细菌性痢疾等。肺炎患儿除了发热,还会出现咳嗽、呼吸急促、肺部啰音等症状;中耳炎患儿会有耳痛、听力下降等表现,婴幼儿可能会频繁抓耳、哭闹不安;化脓性扁桃体炎则以剧烈咽痛、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,同时伴有高热。

• 其他病原体感染: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,患儿发热持续时间较长,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;衣原体感染多见于新生儿,可引起肺炎和结膜炎;真菌感染相对少见,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儿童身上,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孩子。

(二)非感染性发热

非感染性发热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,而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。

• 免疫反应:如风湿热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孩子会出现长期发热,同时可能伴有关节疼痛、皮疹等症状。

• 环境因素:当环境温度过高、孩子穿得过多或盖得太厚时,会影响身体散热,导致体温升高,这种情况被称为 “捂热综合征”,多见于小婴儿。

• 其他:如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低热,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;某些恶性疾病,如白血病、淋巴瘤等,也可能以发热为首发症状,但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症状,如面色苍白、乏力、出血等。

二、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要点

当孩子发热时,家长应保持冷静,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,帮助孩子缓解不适,促进身体恢复。

(一)密切监测体温

• 测量工具:常用的体温测量工具有电子体温计、红外耳温计、额温计等。电子体温计测量准确,安全性高,适合婴幼儿使用,可测量腋下、口腔或直肠温度,其中腋下温度测量最为方便常用;红外耳温计和额温计测量速度快,但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,准确性相对较低,可作为初步筛查工具。

• 测量时间:一般情况下,每 4-6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即可。如果孩子体温较高,或正在服用退热药,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,观察体温变化情况。

• 体温判断:正常儿童腋下体温为 36-37.2℃,超过 37.3℃即为发热。37.3-38℃为低热,38.1-39℃为中度发热,39.1-41℃为高热,超过 41℃为超高热。

(二)适当退热

• 物理降温:当孩子体温低于 38.5℃,且精神状态较好时,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。如减少衣物,避免过度包裹,以利于散热;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,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;也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,水温控制在 32-34℃,时间不宜过长,5-10 分钟即可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浴,因为酒精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,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。

• 药物退热:当孩子体温超过 38.5℃,或因发热导致明显不适时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。常用的儿童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 2 个月以上的儿童,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。使用退热药时,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服用,避免过量服用,同时注意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间,不要频繁用药。

(三)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

• 补充水分:发热时孩子身体代谢加快,水分消耗增加,容易出现脱水现象。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水,也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淡盐水、果汁、米汤等,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,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服。

• 合理饮食:孩子发热时,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,食欲可能会下降。此时应给孩子提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、鸡蛋羹、蔬菜汤等,避免给孩子吃油腻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。同时,要保证食物的营养均衡,以满足孩子身体恢复的需要。

(四)创造舒适的环境

•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室温控制在 22-26℃,湿度保持在 50%-60%。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,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散热。

• 让孩子充分休息:发热时孩子身体较为虚弱,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。家长应让孩子多卧床休息,减少活动量,避免过度劳累。

(五)观察其他症状

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除了关注体温变化外,还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、食欲、睡眠、呼吸等情况,以及是否出现其他伴随症状,如咳嗽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、抽搐等。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烦躁不安、拒绝进食、呼吸急促、抽搐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
三、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

虽然大多数儿童发热是良性的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
• 年龄过小:新生儿(出生 28 天以内)发热,无论体温高低,都应及时就医,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感染容易扩散,病情变化快。

• 发热持续时间长:如果孩子发热持续超过 3 天,且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,应及时就医,查明原因。

• 体温过高:孩子体温超过 39.5℃,且使用退热药后效果不佳,或反复高热,应及时就医。

• 伴随严重症状:如出现呼吸困难、剧烈咳嗽、频繁呕吐、腹泻严重、精神萎靡、抽搐、皮疹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
总之,儿童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,家长应了解其常见原因,掌握科学的家庭护理要点,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,当出现异常情况时,及时就医,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。


  • 电话:0371-65749110  手机:15890150570

    邮箱:

   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博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河南法治频道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