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玉莲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三病区
在众多肾脏疾病中,慢性肾炎如同一位隐匿的杀手,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。它早期症状不明显,容易被忽视,却可能逐渐损害肾脏功能,严重时甚至发展为肾衰竭、尿毒症。了解慢性肾炎的相关知识,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,对守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。
一、认识慢性肾炎:悄然来袭的健康威胁
慢性肾炎,全称慢性肾小球肾炎,是一组以蛋白尿、血尿、高血压、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,起病方式各有不同,病情迁延,病变缓慢进展,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,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肾小球疾病。它的发病原因复杂,包括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、遗传因素、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其中,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,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肾小球,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。
慢性肾炎早期症状隐匿,很多患者仅表现为轻度水肿,如晨起时眼睑水肿、下午双脚踝部水肿,但休息后可自行消退,容易被当作劳累后的正常现象忽略。此外,少量蛋白尿和血尿也不易察觉,只有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。随着病情进展,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乏力、腰部酸痛、食欲不振、血压升高等症状,此时肾脏损伤往往已较为严重。
二、慢性肾炎的危害:不可小觑的健康隐患
若慢性肾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病情持续进展,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。肾脏功能逐渐下降,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正常排出,引发水钠潴留,加重水肿症状,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、腹腔积液等。同时,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,会引起肾性贫血,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。此外,慢性肾炎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,如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等,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,形成恶性循环。当病情发展到终末期,即尿毒症阶段,患者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。
三、慢性肾炎的预防:从生活细节做起
1.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肾炎的基础。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,每天睡眠7~8小时,避免熬夜,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。合理饮食,遵循低盐、低脂、优质蛋白的饮食原则,减少盐的摄入可减轻肾脏负担,预防高血压;限制脂肪摄入,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;适量摄入鸡蛋、牛奶、瘦肉等优质蛋白,既能满足身体营养需求,又不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。同时,坚持适度运动,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2.控制基础疾病: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诱发慢性肾炎的重要因素。对于糖尿病患者,要严格控制血糖,通过饮食控制、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,将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内;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,定期监测血压,把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,能有效降低肾脏损伤的风险。
3.预防感染:感染是慢性肾炎发病和病情加重的常见诱因。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勤换衣物,减少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。在流感高发季节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必要时佩戴口罩。对于已发生的感染,如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尿路感染等,要及时治疗,防止感染蔓延引发肾脏病变。
四、慢性肾炎的治疗:科学规范是关键
一旦确诊慢性肾炎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。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血压、减少蛋白尿,延缓肾功能恶化。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(ARB),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,还能减少蛋白尿,保护肾脏功能。此外,根据病情,医生还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免疫炎症反应。
在治疗过程中,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定期复查尿常规、肾功能、血压等指标,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,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,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,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慢性肾炎虽然是隐匿且危害较大的疾病,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做好预防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科学规范地进行防治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,守护肾脏健康,远离慢性肾炎的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