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河南医聊
  河南医聊
肝脏感染不可怕,规范诊疗是关键
发布时间:2025-06-03    阅读:4次
来源:本站 作者:孔宁

孔宁 河南宏力医院感染科

肝脏作为人体代谢核心和“解毒工厂”,因其强大的代偿能力,早期感染症状常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。但随着感染加重,可能引发肝炎、肝脓肿、肝纤维化等严重问题,甚至危及生命。事实上,肝脏感染并不可怕,只要及时发现、明确病因,遵循“精准诊断+规范治疗”的原则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实现临床治愈,恢复肝脏健康功能。

肝脏感染的病因复杂多样,主要可分为病毒性感染、细菌性感染、寄生虫感染三大类。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,包括甲肝、乙肝、丙肝、丁肝、戊肝等,其中乙肝和丙肝易慢性化,长期感染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;细菌性感染以肝脓肿为代表,多由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血液或胆道侵入肝脏引发,起病较急,常伴随高热、腹痛等症状;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病、阿米巴肝脓肿等,多与不洁饮食、接触疫水等因素相关,症状隐匿但损害持久。此外,真菌、支原体等病原体也可能导致肝脏感染,不同病因的诊疗方案差异显著,明确病因是规范治疗的前提。

肝脏感染的症状具有迷惑性,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右上腹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,容易与胃病、感冒等混淆。随着病情进展,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、肝区胀痛、发热盗汗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严重时还会出现腹水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。部分慢性感染者甚至长期无明显不适,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或病原体标志物阳性,这也导致不少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因此,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、肝区不适或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时,需及时排查肝脏感染可能。

规范诊疗的第一步是精准诊断,这需要结合病史、症状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。实验室检查中,肝功能指标(转氨酶、胆红素、白蛋白等)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;病原体检测是确诊关键,如乙肝五项、丙肝RNA、甲肝戊肝抗体、细菌培养、寄生虫虫卵检测等,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;影像学检查中,超声可直观观察肝脏形态、大小、有无脓肿或占位,CT/MRI则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,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。通过全面检查,医生可明确感染类型、病情轻重及是否存在并发症,避免误诊误治。

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,规范治疗需遵循“针对性治疗+对症支持+全程管理”的原则。病毒性感染中,甲肝、戊肝多为急性发病,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如保肝、降酶、补液等,多数可自行康复;乙肝和丙肝则需根据病毒载量、肝功能情况制定抗病毒方案,乙肝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,丙肝目前已可通过口服抗病毒药实现治愈。细菌性感染如肝脓肿,需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,必要时通过穿刺引流或手术清除脓肿。寄生虫感染则需选用针对性的驱虫药物,同时注意保护肝功能。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肝药物应用、营养支持、休息等,帮助肝脏修复;全程管理则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,同时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。

预防肝脏感染同样重要,这是规范诊疗的延伸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,甲肝、戊肝疫苗也可根据人群需求接种;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卫生,不喝生水、不吃未煮熟的食物,避免感染甲肝、戊肝及肝吸虫等;避免共用牙刷、注射器等可能传播血液的物品,预防乙肝、丙肝感染;对于慢性肝病患者,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原体指标,可早发现感染复发或加重,及时干预。

很多人对肝脏感染存在恐惧心理,认为一旦感染就会终身患病或发展为肝癌,其实这是认知误区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绝大多数肝脏感染都能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有效控制,甚至完全治愈。例如,丙肝的治愈率已达95%以上,乙肝患者通过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,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,延缓病情进展,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;细菌性肝脓肿通过抗生素治疗和引流,治愈率也很高。关键在于摒弃“讳疾忌医”的心态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,切勿轻信偏方或擅自用药。

总之,肝脏感染虽病因复杂、症状隐匿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规范诊疗是攻克肝脏感染的核心,从精准诊断明确病因,到针对性治疗控制感染,再到全程管理促进康复,每一步都不可或缺。同时,做好预防措施,能从源头减少肝脏感染的发生。只要保持科学的态度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肝脏感染带来的伤害就能降到最低,患者完全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。

 

 


  • 电话:0371-65749110  手机:15890150570

    邮箱:

   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博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河南法治频道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