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河南医聊
  河南医聊
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!日常姿势调整与骨科康复建议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   阅读:7次
来源:本站 作者:贾明功

贾明功 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

“脖子僵硬到转不动、低头看手机就头晕、写作业时肩膀像扛了重物”——这些曾多见于中老年人的颈椎不适,如今正频繁出现在青少年和年轻白领身上。数据显示,我国30岁以下人群颈椎病患病率已突破10%,其中长期不良姿势是首要诱因。很多人以为颈椎病是“老年病”,等到出现手麻、头痛才重视,却不知通过早期姿势调整和科学康复训练,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颈椎问题。

要理解颈椎病为何盯上年轻人,得先认识颈椎的生理结构。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,像一串灵活的珠子,周围有肌肉、韧带保护,既支撑着头颅(约5公斤重),又负责头部活动和神经信号传递。正常情况下,颈椎呈自然的“C”形前凸曲线,能缓冲头部重量对脊柱的压力。但长期不良姿势会打破这种平衡:比如低头看手机时,颈椎会从“C”形变成“反弓”,头部每前倾15度,颈椎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约12公斤,相当于头顶着一袋大米——这种持续的“额外负重”,会慢慢磨损颈椎间盘、拉伤颈部肌肉,最终引发颈椎僵硬、疼痛,甚至压迫神经导致手臂麻木。

对年轻人来说,诱发颈椎病的“姿势杀手”主要有三类。一是“低头族”姿势:刷手机、看平板时,头部不自觉前倾,颈椎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,每天累计低头时间超过4小时,颈椎病风险会翻倍;二是办公学习姿势:电脑屏幕过低、桌椅高度不匹配,导致久坐时耸肩、含胸,颈椎被迫保持“僵直”姿势,肌肉持续紧张;三是错误放松姿势:比如靠在沙发上“瘫坐”看剧、睡觉时用过高的枕头,会让颈椎处于过度伸展或弯曲状态,加重颈椎曲线异常。这些姿势看似“舒服”,却在悄悄给颈椎“埋雷”。

不过,颈椎病的预防和缓解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及时调整日常姿势,给颈椎“减负”。这三个核心姿势调整方法,简单易操作,每天坚持就能见效:

1.保持“中立位”姿势:无论是看手机还是用电脑,尽量让头部与脊柱保持一条直线——看手机时将手机举到视线平齐(或略低),用电脑时调整屏幕高度,使屏幕上沿与视线平齐;坐姿时选择有腰靠的椅子,双脚平踩地面,避免耸肩或含胸,每30分钟起身活动1次,做简单的头部左右转动。

2.调整睡眠姿势:枕头高度以“一拳高”为宜(约8-10厘米),睡觉时让枕头支撑颈部而非头部,避免用过高的枕头导致颈椎过度弯曲,也不要不用枕头让颈椎悬空;侧卧时可在两膝之间夹一个枕头,保持脊柱平衡,减少颈椎压力。

3.避免“静态疲劳”: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比如追剧时每隔20分钟换一次姿势,避免“瘫坐”;低头工作或学习时,有意识地放松肩颈肌肉,避免耸肩,可偶尔做“扩胸运动”,缓解颈部肌肉紧张。

如果已经出现颈椎僵硬、轻微疼痛,除了调整姿势,还可以通过骨科医生推荐的康复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,改善颈椎稳定性。推荐三个安全有效的训练动作,每天花10分钟就能做:

靠墙收下颌:背部、后脑勺贴墙站立,双手自然下垂,缓慢收紧下颌(像“双下巴”一样),保持5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。这个动作能帮助恢复颈椎自然曲线,缓解颈部肌肉紧张。

颈部后伸训练:坐直身体,双手放在大腿上,缓慢抬头后仰,眼睛看向天花板,保持3秒后缓慢回正,重复8-10次。注意动作要轻柔,避免过快或过度后仰,适合缓解低头导致的颈椎反弓。

肩胛骨后缩:坐直或站立,双臂自然下垂,将两侧肩胛骨向后、向中间靠拢(像“夹铅笔”一样),保持5秒后放松,重复12-15次。这个动作能增强肩背肌肉力量,减少颈椎的“代偿负担”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,若训练时出现头晕、手臂麻木,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;如果颈椎疼痛频繁发作、伴随头痛、手麻或行走不稳,可能是颈椎病加重的信号,需尽早到骨科就诊,通过颈椎X线或MRI检查明确病情,避免延误治疗。

总之,颈椎病不是“老年病”,而是“习惯病”。对年轻人来说,与其等到颈椎疼痛难忍再治疗,不如从现在开始调整姿势、坚持康复训练——保护好颈椎,才能让日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少点僵硬与疼痛,多点轻松与灵活。


  • 电话:0371-65749110  手机:15890150570

    邮箱:

   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博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河南法治频道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