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河南医聊
  河南医聊
肝功能检查,查的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   阅读:2次
来源:本站 作者:赵金金

赵金金 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

拿到包含ALT、AST、胆红素等一堆缩写的肝功能化验单,很多人都会困惑:这些指标到底在查什么?肝功能检查作为体检和疾病诊断中的常规项目,核心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相关成分,评估肝脏的代谢、合成、解毒等核心功能,判断肝脏是否存在损伤、炎症、硬化或功能减退等问题。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身体信号。

肝功能检查的核心项目可分为四大类,每一类都对应肝脏的一项关键功能。首先是肝细胞损伤标志物,这是最受关注的指标,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。ALT主要集中在肝细胞的细胞质中,AST则更多存在于线粒体里。当肝细胞因病毒感染、饮酒、药物等受到损伤时,细胞膜破裂,大量ALT会释放到血液中,导致指标升高。通常情况下,ALT升高比AST更能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,比如病毒性肝炎发作时,ALT可能会成百倍升高;而酒精性肝损伤则更易导致AST升高,且AST/ALT比值常大于2。这两个指标的变化,能直观提示肝细胞是否受损、损伤程度以及可能的损伤原因。

第二类是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,肝脏是人体重要的“合成工厂”,白蛋白、球蛋白、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能反映其合成能力。白蛋白由肝脏独家合成,半衰期约2-3周,能维持血液渗透压、运输营养物质。如果肝脏合成功能下降,比如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时,白蛋白水平会持续降低,还可能伴随腹水、水肿等症状。球蛋白则与免疫功能相关,肝脏疾病可能导致其升高或降低。凝血酶原时间也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,因为凝血因子大多由肝脏生成,若肝脏受损严重,凝血酶原时间会延长,提示身体凝血功能下降,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。

第三类是胆红素代谢标志物,包括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,主要评估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功能。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,需经肝脏处理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。如果肝脏处理能力下降,或胆道排泄受阻,都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,出现皮肤、巩膜发黄的黄疸症状。比如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时,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可能同时升高;而胆结石、胆管癌等胆道梗阻性疾病,则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。通过三者的数值比例,医生能初步判断黄疸的类型,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。

第四类是胆汁淤积标志物,主要有碱性磷酸酶(ALP)和γ-谷氨酰转移酶(GGT)。ALP广泛存在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和骨骼中,GGT则主要分布在肝脏、胆管和胰腺。当胆道系统出现梗阻或炎症时,比如胆管结石、胆管炎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,胆管上皮细胞受损,会导致这两个指标显著升高。此外,长期饮酒、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GGT升高,因此GGT常被用作判断酒精性肝损伤的敏感指标。如果ALP升高同时伴随GGT升高,更倾向于胆道系统疾病;若仅ALP升高,还需排除骨骼疾病的可能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肝功能指标异常并不直接等同于“肝病”。很多非肝脏因素也可能导致指标波动,比如剧烈运动、熬夜、饮酒、服用感冒药或抗生素等,可能引起ALT、AST轻度升高;长期营养不良、慢性肾病等可能导致白蛋白降低;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会出现胆红素暂时性升高。因此,解读肝功能化验单不能孤立看待单个指标,需结合所有项目、临床症状、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
那么,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肝功能检查?除了常规体检人群,长期饮酒者、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、脂肪肝患者、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者、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者,以及出现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皮肤发黄、右上腹不适等症状的人,都应定期检测肝功能,以便及时发现肝脏问题。

总之,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各项指标分别对应肝脏的不同功能维度。读懂这些指标的意义,能帮助我们理性看待检验结果,既不因为单次轻度异常而恐慌,也不忽视持续升高的信号。如果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,应及时咨询医生,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,针对性干预,才能更好地保护肝脏的健康。

 

 


  • 电话:0371-65749110  手机:15890150570

    邮箱:

   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博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抖音
快手
视频号
微信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河南法治频道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